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112年計畫成果及亮點

一、創新教學精進

1. 打造智慧雙通道人才培育機制:本校建置AI 遠距監考環境並導入資訊證照測驗,建構新型人才培育的品質管控機制,搭配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技術模擬操作環節,透過新技術的引進,達成結合實體與遠端雙通道培訓學生證照考試之目標。

2. 全國實務專題競賽表現成長:111學年度第2學期本校學生參加學術與專業競賽獎勵,通過學生計145人次,獎勵金額27萬8,777元。112學年度第1學期本校學生參加學術與專業競賽獎勵,通過學生計83人次,獎勵金額18萬1,761元。經統計112年獲獎人次計228人;111年獲獎人次計160人;110年獲獎人次計144人。透過計畫補助推動,學生獲獎人次顯著增加。

3. 職能導向教學成效顯著:112年本校累計通過11門勞動部iCAP職能認證課程,公立技專校院排名第1。

4. 學生專業證照成果豐碩:

(1) 112年度「高考護理師執照」獲證率每年均大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數,本校5年平均獲證率83.26%,112年獲證率81.48%(全國45.73%)。

(2) 學生在畢業前即獲得與產業高度契合的技能,112年證照通過率顯著提升(證照通過成長17.5%),並且實習的留任率明顯增加。

(3) 112學年度學生專業證照整體獲證率達到75%,且學生的考照參與率也表現出色。

5. 開啟國際學術交流:

(1) 本校於2023年7月11日舉辦「德臺友誼獎章頒獎典禮」,由德國在臺協會(DIT)副代表陶艾瑪(Dagmar Traub-Evans)表揚其對於德臺雙邊學術交流之貢獻。

(2)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黃校長等人蒞校參訪,為本校語言中心常設「越南語檢定中心」揭牌外,兩校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推動海外遊學等事宜。

(3) 本校21位應日學生參加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北海肚臍祭」,本校為祭典唯一外國代表隊「友好臺灣志工隊」,介紹臺灣文化及行銷臺中市、提供華語及英語導覽服務。

6. 提升雙語競爭力:

(1) 112年全國職場英文面試比賽由本校生獲得全國第一名的殊榮,同時多益英語證照班學生進步率達92%,且每人平均進步成績達150分等優秀表現。

(2) 2023年臺中市專業英文聽寫與詞彙能力大賽第六屆臺中市英文菁英盃,榮獲冠軍。

7.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效良好:本校112學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件通過率為47.4%,名列全國科技大學前茅,成果斐然。

8. 辦學成效深獲肯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平臺」公布全國各大專校院112學年度各校新生註冊率,本校112學年度整體學校新生註冊率達94.57%,五專註冊率連續兩年達100%大滿貫,而112學年度首設之智慧工程博士班,亦有滿招的好成績,略高於去年111學年度的94.23%,整體招生狀況處於穩定態勢。

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1. 推動服務學習課程,帶動學生參與多元化的服務活動:透過各類型講座,成功提升學生對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認識和參與度,讓學生認識非營利組織工作的性質、瞭解食物箱如何傳遞愛、幫助弱勢孩童,並帶領學生至日間照顧中心與長輩同樂,促進在地樂齡健康,關心在地環境進行淨灘、淨山活動等服務,以此提升對生活環境關懷視野,深入理解社會責任的內涵,並在過程中實踐同理心和關懷他人的價值觀。以教育推動學生社會關懷理念,來達成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以及SDGs永續發展分項指標。

2. 擴散教育部USR計畫:本校第二期USR計畫自109年起執行至111年成果豐碩,為使第三期計畫目前已提出2件申請案,分別為深耕山城永續共好-永續農遊與觀光創新加值計畫(深耕型)與健康樂活智慧照護銀健署(萌芽型)。

3. 促進社區互動與合作:辦理USR計畫示範場域參訪活動兩場,並建立與地方社區的合作平台,透過教育、文化和創新活動,增強大學與社區之間的聯繫和合作,推動地方社區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預計參與臺中市政府舉辦的河川守護計畫(綠川或柳川),構築以學校為中心解決社會議題之起始點,後續將向外擴散與漫延,更積極的參與社區的活動。

4. 淨零永續知識的專業培育與擴散:112年度舉辦2場教學研習營「產品碳足跡規劃師課程」、「溫室氣體盤查規劃師課程」,本校有10位以上教師取得上述相關碳盤證書。並開設「溫室氣體盤查與碳足跡管理實務」課程,修課人數達55名,期中規劃考取「產品碳足跡規劃師」證照,共協助45名學生取得證照。期末規劃考取「溫室氣體盤查規劃師」證照,共協助31名學生取得證照,本課程已取得共76證照數。

三、產學合作連結

1. 推動校外產學合作成效提升:112年產學合作金額較111年增加約19%,呈現成長之態勢。

2. 成功連結校內外創業育成資源:本校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與TCN創客基地駐點學校,加入臺中市政府「臺中市創新創業育苗資源共享平台」,搭建中部14所大專校院,除校際資源共享外,平台另提供工策會、經發局及勞工局等市府單位協助,培育青創團隊,豐富經驗及拓展資源和視野。並與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簽訂「合力培育青年創業發展備忘錄」,定期參與大專校院創新育成座談會,維繫與市府的交流。

3. 創業導師社群啟動,實戰成果亮眼:透過整體補助經費與協助機制,強化創新創業導師更多的共識、及協助學生完善且可信任的創業導師諮詢服務,持續辦理創新創業導師社群分享交流活動,使社群內導師相互交流及進行跨域的合作,並輔導創新創業團隊產品原型商品化112年度達61件。

四、提升高教公共性

1.  擴大招生服務範圍與對象:邀請偏鄉地區國、高中(職)學校學生蒞校參訪;除中部外,更擴增至離島,前往經濟條件不利之學校、安置機構或身心障礙相關(學校)協會等機構單位,進行招生宣導、辦理升學輔導講座、入班宣傳及招生博覽會等,擴大服務範圍與對象,促進學生瞭解就學相關資訊、輔導機制及學校資源。

2.  經濟不利學生輔考與入學協助措施:推動「遠大玉成」計畫,建立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獎助與優先入學措施,補助經濟不利生參加各入學招生管道之指定項目甄試(如筆試、實作或面試等)報名費及赴試來回之交通費或接駁、住宿費用等,提供甄試協助措施。

3. 推展學生學習扶助機制:112年度深耕學習輔導獎勵金規劃有課後輔導、學業進步、成績優異、自學輔導、學職涯規劃輔導、證照報名費補助及考取獎勵金、家庭變故助學金,合計補助2,579人次,補助金額1,1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