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創新精進**
本校於112學年積極深化實務課程,全年開設眾多專業實作課程,其中例如:婦嬰護理學與實作、內外科護理學與實作。而學生專業實務技術能力提升達成率則為100%,總計超過5,200人受惠。國考表現持續領先全國,大學部護理師通過率近九成,學士後護理師突破七成,語言治療與聽力治療師通過率均超過九成,並且高於全國平均。畢業生實質就業率突破九成二。另外,本校增聘具跨領域之不同專業教師,以多師共學方式推動全校跨域學院課程,由跨域學院教師與他系教師開設跨域課程,開放全校各系同學修課,如「智能外骨骼基礎實務概論」以及「智慧賦能科技實務」,112學年度開課共有111人次選讀,亦安排修課同學考取相關證照。另一方面,為提升國考考照率,本校於112年及113年皆於5月特別規劃「綜合實作/考前衝刺班」課程,除提供情境實作演練外,亦依據最新考情資訊與題型給應屆學生授課考前統合式模擬考核暨分析。近年來大多數畢業生成功通過國考,實現了職業目標。
**二、善盡社會責任**
本校112學年設立「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啟動永續報告書撰寫與ESG教育訓練,並舉辦「ESG永續報告書製作實務課程」,凝聚全校對永續發展的共識。另外,為推動全人照護主題活動,建構學生社會責任觀念並有效實踐,本校集結校內各學院內各系加入,於112學年透過實作課程帶領學生參與「千禧20 健康落實—青年社區健康服務全國競賽」,取得預防醫學組第2名佳績。再者,112學年度第1學期本校師生則是至北投聖安娜之家、北投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北投詠馨住宿等長照機構進行音樂服務及生命關懷,以提升本校學生社會關懷、跨域學習與藝術涵養。
**三、產學合作連結**
本校112學年舉辦多場創新創業活動,其中包括「創業預算與影音行銷講座」、「生諮週創業系友返校經驗回饋活動」、「運動產業職涯規劃講座」、「銀髮健身產業發展趨勢講座」以及諸多實作課程活動,不僅可增進學校與業界雙方進一步產學交流合作之契機,亦可培養學生實務思維並拓展其產業視野。另,本校亦成功輔導學生團隊參與「大專實戰模擬學習平台補助計畫」,榮獲績優團隊創業補助獎金10萬元。繼而,本校亦成功媒合大同創新育成中心,協助團隊進行創意商品3D雛型化印製,幫助團隊快速進行設計驗證與細節調整,有效提升團隊於產品開發之實作經驗。
**四、提升高教公共性**
本校持續關注學習弱勢,112學年媒合教學助理協助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進行課業輔導,總時數超過百小時,有效提升學習成效。相關學習弱勢整體預警受輔導後成績有提升者之比率提升至82%以上。另外,原住民族教育推廣成果豐碩,全年舉辦多場「全民原教」活動,包括「走進阿美族部落文化導覽」、「貓頭鷹皮雕手作」、「小米傳統釀造體驗」等,吸引超過200人次參與,深化族群文化理解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