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在無限大學的願景下開展第二期(112-116年)高教深耕計畫,並於第一階段(112-113年)結合高教深耕計畫推動面向,以教學創新精進(教學無限)、善盡社會責任(責任無限)、產學合作連結(產學無限)及提升高教公共性(公共無限)展開,以下摘述112年重點執行成果及亮點績效:
面向一 教學創新精進
(一)推動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課程:於111學年度起,新開課程計畫書需檢核課程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SDGs),並加註其永續發展目標項目。112年約有1,600門課程其教學內容含括永續發展目標。
(二)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系統,推動問題導向學習(PBL)課程:目前每學期皆穩定開設 120 門以上,且隨著永續議題的發酵,發展SDGs為主題的PBL課程(SDGs-Driven Problem-Based Learning)。
(三)鼓勵教師申請與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從111年申請29件通過16件成長至112年申請40件通過22件。112年首次開辦校內「教學與課程精進研究計畫」輔導申請未通過教師,以累積計畫執行經驗,112年補助4案。
(四)打造無限教室:推動更新現有教室與相關設備,以鼓勵教師翻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學方法。112年參與單位包含化學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設計系、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應用外語系及營建工程系等6系所。
面向二 善盡社會責任:
(一)完善大學社會責任推動:本校永續發展與校務研究中心下的「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推動組」,為原「社會實踐推動小組」調整升級成為正式行政組織。
(二)推動全校社會實踐通識課程:修課狀況(案件量)已達穩定,平均每年約1,200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行動。
(三)校內USR-Hub種子計畫:112-113年輔導3件國內實踐型、2件國際合作型種子計畫。
(四)本校在低碳轉型目標承諾「2030年達成50%碳中和,2049年達到100%碳中和」,於112年啟動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並通過第三方立恩威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DNV)查驗獲證。
面向三 產學合作連結:
(一)國際育成:於111年首創在臺辦外籍生創業培訓計畫,迄今已鏈結5個產業機構(連展投控、撼訊科技、科亞企業、合勤基金會及台灣雙福三創發展協會)資源挹注,孵化逾20支在臺外籍生創業團隊。
(二)推動Made In Taiwan Tech (MITT)品牌:辦理產學論壇與數位廣宣,讓企業能了解學校技術解決能量。112年舉辦資安論壇,共計60位廠商代表參加。
(三)建置國際專利分類(International Patent Category, IPC):以精準分類能快速整合專利技術,並提供符合市場需求與變化的解決方案
(四)學校產學合作成效:112年產學總金額約6億3,780萬元、學校教師專利件數約90件、技術移轉件數約180件。
面向四 提升高教公共性:
(一)各項助學措施:本校約40項捐贈獎助學金,校外獎助學金約150項,以及設獎勵優秀學生就讀本校大學部獎學金,以及各系研究生獎學金等。
(二)高教深耕「築夢踏實」助學金:112年補助符合資格之學生6-8萬元,募款400萬元、補助1,894人次及補助獎金達1,396萬元。
(三)永續募款助學機制:由校友發起之「101傳膳計畫」獲多位傑出校友持續響應,協助經濟弱勢學生膳食費,112年募得逾200萬元,協助6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