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112至113年)計畫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一、 教學創新精進
為提升學生跨域學習能力,透過微學分課程讓學生透過參加不同主題的研習或活動,了解不同領域技術、知識,使之思維有不同面向思考,有效建立學生第二專長。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方面,共辦理了護理師證照、烘焙麵包、烘焙蛋糕丙級證照、烘焙中式麵食乙丙級證照、美容美髮丙級、烘焙麵包丙級證照、電腦技術證照、多益證照等證照輔導班,亦藉由課後輔導加強學生學、術科準備,提升學生證照通過率,並透過業師協同教學,使教師有專業成長的機會。也讓學生熟悉業界發展現況,並將課程中學習到的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藉以增強職場職能之實力。另配合生命教育推動,學校成立「生命教育中心」一級單位。就一~五年級規劃「五年一貫生命教育課程」,並配合學生入學禮、成年禮、點燈祈福禮,引導學生從儀典活動中感悟體會尊重生命。
面向一 | |
證照輔導班 | 共計13班、847人次(各班證照通過率如表3) |
參與專業競賽 | 共計22項冠軍、23項亞軍、22項季軍 |
業師協同教學 | 共計30門、29名業師 |
創新教學課程 | 共計25門、1,678人次 |
微學程課程 | 共計24門、652次 |
二、 善盡社會責任
透過「幸福銀髮營造家」、「大洲天主教堂活化計畫」讓師生走出校園,活躍社區文化氛圍,促進鄰里團結互動,整合在地社區既有照護資源,並透過學生在校所學之專業知識及技術,使在地的銀髮族、社區民眾能得到關心及參與,讓學校與在地共構和諧幸福社區;學生也能在服務活動過程中體會自己具有協助、服務他人的能力,提升學生自我的重要性與價值。
面向二 | |
銀髮照護心學堂 | (1)24人接受本校師生的服務。 (2)社區受服務人次因民眾參與活動眾多無法逐一簽名並計算。 (3)滿意度:現場無法收集,但有民眾因喜歡本校該場次的活動,故邀請本校114年帶領學生到該服務機構,提供長輩手部訓練等相關活動。 |
銀髮飲食心體驗 | (1)參與學生人次:4人次 (2)社區受服務人次:100人次 (3)滿意度:88% |
樂齡裝扮水噹噹 | (1)參與學生人次:參加活動進行社區服務師生共5位(2位老師與3位學生) (2)社區服務對象人數達 120人 (3)滿意度:97.4% |
三、 產學合作連結
本校在著重學生的專業能培養外,亦鼓勵及補助教師進修或參加專業相關之學術或產業研習,以充實專業能力、提高教學品質及提升學術聲譽;鏈結在地的社區團隊、醫療照護、健康飲食、醫學美容、嬰幼兒保育,並由各專長領域之教師們擔任『領頭羊』,結合產業發展與專業研究,進行產業創新、文化創意、微型創業與精進專業實務,以開拓教師產業新視野,本校教師與政府單位、公民營事業機構或單位合作之產學案共17件、校內教師專題研究計畫共12件、教師專利案共2件。
面向三 | |
醫護與健康科技研討會 | 1.參與人數87人 2.發表論文16件 |
創新創意整合成果展 | 1.參與人數200人 2.本校研發特色產品3項 |
妝管科申請通過國科會 | 計畫1件,金額為780,000元 |
與政府單位、公民營事業機構或單位合作之產學案 | 共17件(含宜蘭縣政府8件、聖母醫院3件、博愛醫院2件、工研院1件、其他公民營事業機構3件) |
校內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 共12件(提升教師在課程設計、教材教法、研究方法、成效評量等方面的專業素養) |
教師專利案 | 共2件(促進教師將其研究成果商品化,開拓教師產業視野) |
四、 提升高教公共性
本校為五年制護理專科學校,我們注意到學生精進專業技術的同時,面臨學業及家庭多方的壓力,為協助同學在學業和經濟壓力下繼續安心學習並培養多元技能,本校實施綜合性計畫以學習輔導為基礎,搭配完善就學協助機制,並統籌建立全面的學習援助機制。使學生可針對興趣科目、技術型科目拔尖輔導,針對較弱科目進行築底課後輔導,旨在提高學生留校學習的意願,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同時也能通過經濟補助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從而使他們更加安心地投入課業學習。同時引導學生海外志工服務,擴展視野並培養國際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