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112年計畫成果及亮點

第一階段(112至113年)計畫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本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在112~113年度期間以A面向「教學創新精進」為著重點,在A-1學生專業實務技術能力推動成效方面尤其著力甚深,藉由鼓勵學生參加參加各類全國性競賽及國際競賽加強輔導學生專業技能提升,並通過開設乙證照輔導班提申考照率、透過專業研習、職涯講座、企業參訪等課程,力圖提供學生就業與實務方面的學習資源,促使學校在少子化與地處偏鄉的狀況下,來提振招生吸引力。除此之外,透過各項活動辦理提升教學品質,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並改善學習成效。

    一、策略A:教學創新精進,本校為因應創新經濟及產業朝向跨領域的趨勢,積極培育跨域(T型)人才,設置多門跨領域課程,強化語文基礎與STEM資訊科技相關知識。112年度開設62門相關課程,113年度則減至52門,顯示出課程調整的靈活性與針對性。為延續上一期計畫,本校專注於開設專業證照輔導班,並將輔導目標修訂為以取得乙級證照為主。112年度開設11個級證照輔導班,報名考照率達73%,考取證照率為60%;而在113年度,開設11個證照輔導班,報名考照率提升至100%,考取證照率上升為63%。這顯示乙級證照輔導班的設置對學生能力提升有顯著幫助。在推動教學創新模式的過程中,本校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自112年度至113年度,學生參加全國性及國際性比賽共計32場,並在兩年間獲得了148次獲獎紀錄。預計至113年12月底,仍有6場(包括國際性比賽)將舉行,預計屆時獲獎人次將進一步增加。為提升教師教學技能,本校鼓勵教師參加相關研習112至113年度,平均每年有30位教師參與。除此之外,本校與宜蘭大學合作舉辦國際學術與農業實務交流活動,與日本秋田縣立大學和韓國順天大學師生進行交流,將相關經驗融入課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向。透過與產業緊密連結,本校致力於培養同時具備「技術深度」與「知識廣度」的跨領域人才。

    二、策略B:善盡社會責任,透過關懷在地多元文化與社區服務學習,本校致力於強化在地社區服務。在112至113年度,共舉辦了4場輔導班,透過職涯發展輔導,引導學生設定未來人生目標。同時,本校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協助在地產業發展與升級,於112年度輔導了臺東縣內共10間廠商,以促進在地產業的創新,凝聚區域共識,並實踐本校的社會責任。在此基礎上,於112至113年間,本校推動了10項USR計畫與1項先期產學計畫,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透過人文關懷及協助解決區域問題,強化在地連結,吸引人才匯聚,促進創新知識的應用與擴散,帶動地方成長動能。

       三、策略C:產學合作連結,本校為花東地區唯一的技專院校,積極推動產學連結,透過以技術檢定為導向的實務教學,結合區域經濟資源及產業發展需求。為加強學生與產業的互動,本校於112年度舉辦了17場講座與企業參訪活動,113年度則舉辦了14場。同時,透過職場實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113年度更與相關產業簽訂多項合作備忘錄,深化產學連結,強化學生在學期間的實務應用,促進學用合一。此外,本校於112年度舉辦了3場相關競賽,讓學生學以致用,提前與產業接軌。

   四、策略D:提升高教公共性,鑒於臺東地區弱勢族群比例偏高,加上家庭結構的變遷及新住民家庭的增加,本校特別在招生策略上制定了「完善就學機制學生獎勵實施要點」,並提供多項助學措施,幫助經濟或文化弱勢的學生安心就學。112學年上學期,獲得輔導或協助的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占所有經濟不利學生的比例約為65%;至下學期,此比例提升至約80%,申請人數顯著增加。這些措施幫助學生通過優異的課業表現獲得獎學金,減少因生計問題外出打工的壓力,從而避免影響課業學習。

   五、策略E:校務研究,本校的整體發展目標結合了深耕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CAN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台、績效檢核及校務評鑑等機制,以發展學校特色並實現校務永續經營。112至113年間,校務研究辦公室持續進行新生學習適應、應屆畢業生就業職能(UCAN)、畢業生學習經驗回饋及課程滿意度等調查分析,並針對相關課程提出改善建議,以提升教學品質。此外,通過銜接課程與學生學習成效、轉休學關聯性分析,深入瞭解學生的修讀情況。 同時,該辦公室也因應招生需求,進行少子化生源、學習概況及中低收入生源的分析,以提高註冊率。為確保各項計畫的有效執行,本校將採用「P.D.C.A」模式,進行計畫管理與品質控制,並定期公開辦學資訊。透過設立校務研究中心及建置相關資訊平台,數據分析將有助於學校在策劃改進措施時,應對各項挑戰。

    第二階段計畫將延續第二期高等教育深耕的五大面向,全面落實技專院校的角色與使命,為學生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並在東部地區推動教育深耕,以提升學校及學生的競爭力。計畫同時秉持「深耕台東」的精神,強化技專院校服務社會的本質,並致力於培育具備專業技能的優質技職人才,支持東部地區的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