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113年計畫成果及亮點

第一階段(112至113年)計畫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面向一:教學創新精進,本校為強化學生語文基礎與STEM資訊科技相關知識,於112年度開設62門相關課程,113年度則減至52門,顯示出課程調整的靈活性與針對性。為延續上一期計畫,本校專注於開設專業證照輔導班,並將輔導目標修訂為以取得乙級證照為主。112年度開設11個乙級證照輔導班,報名考照率達73%,考取證照率為60%;而在113年度,開設11個證照輔導班,報名考照率提升至100%,考取證照率上升為63%,顯示設置乙級證照輔導班對學生能力提升有顯著幫助。推動教學創新過程中,本校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全國及國際性競賽,112年度共參加17場比賽,獲獎人次達124人次;113年度共參加18場比賽,獲獎人數達35人。為提升教師教學技能,本校鼓勵教師參加相關研習,於112-113年間平均每年有30位教師參與。除此之外,本校與宜蘭大學合作舉辦國際學術與農業實務交流活動,與日本秋田縣立大學和韓國順天大學師生進行交流,將相關經驗融入課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向。

面向二:善盡社會責任,本校致力於強化在地社區服務,112-113年間共舉辦了4場輔導班,透過職涯發展輔導,引導學生設定未來人生目標。同時,本校積極協助在地產業發展與升級,於112年度輔導臺東縣內共10間廠商,促進在地產業的創新,實踐本校的社會責任。於此基礎上,本校於112-113年間推動了10項USR計畫與1項先期產學合作計畫,透過人文關懷及協助解決區域問題,帶動地方成長動能。

面向三:產學合作連結,本校為加強學生與產業的互動,於112年度辦理17場講座與企業參訪等活動,113年度為14場;亦透過進行職場實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此外,本校於112年度辦理3場相關競賽,讓學生學以致用,提前與產業接軌;113年度更與相關產業簽訂多項合作備忘錄,深化產學連結,促進學用合一。

面向四:提升高教公共性,鑒於臺東地區弱勢族群比例偏高、家庭結構變遷及新住民家庭增加,本校制定「完善就學機制學生獎勵實施要點」並提供多項助學措施,幫助經濟或文化弱勢的學生安心就學。112學年上學期,獲得輔導或協助的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占所有經濟不利學生的比例約為65%;至下學期,此比例提升至約80%,申請人數顯著增加。

校務研究方面,本校校務研究辦公室於112-113年間持續進行新生學習適應、畢業生學習經驗回饋及學習成效與滿意度等研究分析,同時因應招生需求,進行少子化生源、經濟或文化不利生之相關研究,並提出精進策略建議,以回饋教學。

第二階段計畫將延續第二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四大面向,全面落實技專院校的角色與使命,為學生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並在東部地區推動教育深耕,以提升學校及學生的競爭力。同時秉持「深耕臺東」的精神,強化技專院校服務社會的本質,並致力於培育具備專業技能的優質技職人才,支持東部地區的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