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112年的基礎,本校在113年度進一步深化AI × ESG ×國際化 的校務發展路徑,並以「教學再創新、社會再連結、產學再深化、校務再永續」為核心。
一、教學創新深化與成效拓展
· 課程擴充:113 年度新增「智慧能源管理」、「AI驅動設計」等跨域課程,進一步強化學生永續思維與實作能力。
· 學習支持進化:「敏實夜未眠」擴展為「全人支持方案」,不僅聚焦學習困難輔導,也涵蓋心理諮商與生活指導。
· 教學成果:課程通過率進一步提升至88%,休退學率降至4.5%,學生滿意度突破90%。
亮點:形成「AI 融合 × 全人支持」雙軸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力與就業競爭力。
二、USR與社會責任深化
· 在地創新:持續推動「智慧茶葉產業鏈升級」與「AI農產品品牌行銷」,成功協助地方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 碳中和推廣:ESG 中心擴大推動「校園碳盤查」與「產業減碳策略」,建構區域性的 ESG 協作平台。
· 社區連結:學生參與度提升,113年度累積1,500人次進入社區服務,帶動地方居民對智慧農業與ESG的認同感。
亮點:本校成功建立「校園 × 社區 × 產業」的永續三角合作模式,成為地方USR典範。
三、產學合作與國際化推進
· 產學共研:完成5件技術移轉,涵蓋智慧製造、綠能管理與智慧旅遊領域。
· 企業實習:新增與科技業及能源業合作專班,提供300個以上的實習名額,並推動「雙導師制」提升學習效果。
· 國際交流:恢復線下交流,與東南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推動新南向學生雙邊實習。
亮點:透過「產學合作 × 國際實習」雙軌制,培養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力的技職人才。
四、高教公共性與校務永續精進
· 教育公平:113年度弱勢學生獲獎助學金比例達25%,顯示資源支持更普及。
· 校務數據治理:IR分析持續深化,導入AI預測模型,預測學生學習風險,提升輔導精準度。
· 資安與透明:全面升級校務資訊系統,確保資料安全,並公開年度永續報告書,強化外部信任。
亮點:以 AI 驅動的 IR 平台為核心,建立具前瞻性的數據治理機制,落實永續校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