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計畫以校務發展目標「培力務實與創新兼具之新世代優質產業人才」作為計畫推動之總目標,同時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並依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五大面向「教學創新精進、善盡社會責任、產學合作連結、提升高教公共性及推動校務研究」,擴展推行至11項具體行動分項計畫。
一、教學創新精進(SDGs 4、5、9、17)
以「厚植關鍵能力」計畫培養學生具備多元語言能力、自主學習之行動力,增強學生專業實務技術並能學以致用之就業能力;以「推動跨域學習」計畫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提供跨域學習課程,使學生具備解決問題能力;以「創新教學模式」計畫透過教學內容及方法之翻轉,提供豐富課程,增加學生學習廣度與深度,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成效;以「實踐數位轉型」計畫加強校園行動學習之便利性;以「開創國際視野」計畫延伸學習視野,驅動人才國際移動能力。第二期計畫「教學創新精進」,以5個計畫為架構,期能全方位優化教學品質,培養學生能力。
二、善盡社會責任(SDGs 4、9、16、17)
透過「 在地關懷實踐」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在地協作支持系統,協助地方與學校之垂直鏈結及各計畫間之橫向溝通,以相關策略推動校園社會責任氛圍之營造,喚起更多師生關注與參與。透過永續發展的推動,以自我定位、願景與教育目標為基礎,結合學校教學、研究、服務與推廣的功能,發揮社會影響力,實踐社會責任。
三、產學合作連結(SDGs 8、9)
以「孵育創新成長,深耕產學共榮」為推動目標,由推動師生研發成果創新、創新創業養成、提升教師實務經驗與育成產業人才、強化產業鏈結與資源整合等具體措施,持續強化產學合作,落實推動產官學研各界的資源整合與全面合作,讓每個人成為「可合作的人才」,連結產業實習,畢業即就業,帶動產業新氣象,創造產學雙贏之共榮,實現聯合國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目標8促進永續經濟成長及目標9推動產業創新。
四、提升高教公共性(SDGs 1、4、8、10、16)
為落實提升高教公共性,以「 完善就學協助」幫助更多有經濟需求的學生減少打工回歸校園,以「 推動全民原教」協助減少校園內對文化不利學生的微歧視,積極推動全民原教為出發點。
五、推動校務研究(SDGs 1、4、8、9)
針對計畫前四個面向質化指標進行校務研究分析,以強化教學品保機制,提高學生學習與職涯輔導的成效。型塑以數據為基礎的校務研究氛圍,定期舉辦數據分析教育訓練課程及校務研究議題講座。發展各類利害關係人之問卷調查內容與即時資訊儀表板,作為校務治理與計畫策略改善擬定之參考依據,以達學校永續經營發展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