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執行以「教育深耕x永續賦能」為目標,視教育作為一連串動態賦能的過程,為和諧社會提供立基。112年於教學、研究、產學等多面向之推動成效,展現全體師生共創之成果。更以驅動教育培力,以號召、響應、互動與反思為目標,闡述教育的推動是在健全人格發展的同時,也透過正向傳達,促進並達到社會的和諧與永續。以下摘述虎科大於112年重點執行成果、亮點績效並檢附當年度成果手冊供卓參:
目標一:教學創新精進-精實跨域學習,培育產業就業韌性
成果數據:
實踐課程變革,紮實基礎語言能力(含程式競賽、英文分級及中文CWT檢測)學習,通過專業技術證照及參與競賽獲獎人次計2,443人。推動跨院6學分機制及跨域學習日、補助創新教學及適性課程(微學分、自主學習及深碗課程等)之跨域機制人次,共計252門課程及13,129名學生受益;每年維持20間優化教學及實作場域,培育新興領域如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創新創業等所需之人才。
亮點績效:
1. 2023MakeX世界機器人挑戰賽,榮獲【創新設計獎】與【亞軍】。
2. 主辦2023全國科技大專校院程式競賽,共7校36隊108人參與,本校共獲金獎1隊、銀獎2隊、銅獎3隊、佳作 6 隊,且2隊晉級亞洲區桃園站程式競賽。
3. 教育部技職盃黑客松競賽(中區分區賽),榮獲【最佳人氣獎】及【最佳創意獎】
4. 全國大專電腦軟體設計競賽,榮獲初賽-【科大第一】、決賽-【科大第一】。
5. 2023專業英日文(ESP)詞彙與聽寫能力大賽校內賽,共計23位學生參加。其中資訊工程系王昶賀同學不僅榮獲校內賽【第一名】,更進一步在南二區區域賽榮獲【冠軍】。
目標二:善盡社會責任-科技人文兼容,互惠區域永續發展
成果數據:
本校USR以「虎尾溪流域的韌性紮根」為目標,建立「雲林行動智庫」,推動永續發展學程和軟硬體平台聚落,USR團隊人才培育共2,308人次、工作坊45場。
亮點績效:
1. 第四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產業共創組首獎」
2.第二屆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客製化鏈輪-助強自行車產業發展)、銀獎(永續環境-傳續師徒精神-承續農業區域優勢)
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一金獎(更湛藍自由的美好天空)、二銅獎(永續聚落.遇見他里霧/精實智造碳排監控系統)
4.第十六屆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社會共融領袖獎」
目標三:產學合作連結-務實產學合作,創新創業產業研發
成果數據:
發展數位產學媒合平台(DIAC系統),提供產業與師生媒合建議,並透過365輔導計畫機制、跨領域技術輔導團隊,短期技術輔導共24位教師參與、中期共30位教師參與、長期共1組教師參與,增進產業合作與實習契機。
亮點績效:
1.推動「學用合一」構建高效的產學合作模式表現優異,榮獲中國工程師協會「產學合作績優單位」獎項。
2.衍生18件產學合作案、2,634萬元的經費、促成3個技術轉移、協助廠商取政府助計畫50萬元,以及1件法人案,金額達242萬元;成功培養71名學生的專業技能,為178名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3.全國大專暨高中職學生專題製作競賽,榮獲【第一名】。
4.深化「產學接軌」,與產企業合作設立教學研中心,包括雷虎科技-無人機;上銀科技、西門子-智慧製造;世祥汽材-電動車及汽車零組件;台達電、倍福自動化-智慧機電。

目標四:提升高教公共性-就學輔導扶助,數位轉型共享服務
成果數據及亮點:
完善學生扶助及募款機制,強化適時適性輔導,提升學習成效。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之培育,根據校務研究發現輔導機制運作成效顯著。經預測模型預警休學人數減少31%,而原高風險學生69位,經輔導後轉為中低風險48位,輔導成效達70%。佐證報告網址:https://reurl.cc/VNal5b
目標五:推動校務研究-循證校務回饋,精準校務治理
推動主軸式校務研究成效顯著
1.精進教學進步明顯,經112與111年學生問卷調查比較,顯著改善75.2%(71項)。其中,教學設備和校務資訊系統最佳,使學生對學校滿意度提高3.0%。
2.112-1學期課程投入SDGs教學明顯增加,體現本校投入「SDG4」、「SDG9」和「SDG7」的樣貌。
3.從世界排名(THE)中檢視教師能量,顯示本校保持一定水平(1500+),在研究、產學和教學方面超越台灣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