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使命在於培育具有深厚藝術底蘊的戲曲人才,並以推廣戲曲藝術活動為己任,力求實現「以藝術提升公民素養,增進人文內涵」的崇高目標。本校第一階段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及亮點如下:
一、 創新教學精進
113年度創新教學精進部分,為達到學生具備應有之素養,具體措施如下:推動教師專業成長、鼓勵創新教案研發,優化教學場域及環境、建構多元課程結構及輔助戲曲教學成效支持系統,五大主軸為主要策略。
(一)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113年度起鼓勵教師組成社群跨學系進行教學研討,提升教學能量,辦理3場教師成長社群。112-2學期教師辦理3個社群活動,包含跨領域演出合作、即時影像回饋系統應用於肢體教學訓練的開發、曾永義院士戲曲經典研讀班,共計10場活動,67人次參與
(二)鼓勵創新教案研發:鼓勵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建立創新教學、開發教材或教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113創新教案共計17位教師提出,最後15創新課程實施,實際參予創新課程學生約200人,提升成效為85%。。
(三) 優化教學場域及環境:113年修繕更換大小視聽及電腦教室電腦汰換,更換教學用印表機及雷瑟投影機,購買AI人工智慧站,學習場域空間、採購樂器設備,改善空調問題,演出場館修繕及改善、更新電腦教室電腦設備。共計536萬6,972元。
(四) 建構多元課程結構:補助各學系開設基礎、進階、專精及特色課程,113年共計補助36門課程,112-2文化創新媒材,開設AI生城式運用等課程,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開設微學分課程,邀請明師美國教授kathy A. Perkins教授燈光設計明師工作坊,將國外劇場實務經驗帶給本校同學,曹復永老師進行京劇經典唱腔身段之專精訓練,厚植學生實務能力,民藝系邀請旅法30年編舞家林怡芳老師進行「抓住公牛的角」實驗工作坊,提供學生創造力及編舞能力。
(五) 輔助戲曲教學成效支持系統:聘任優秀學生擔任教學助理,輔助課業學習,113年共54門課程獲得教學助理協助,受惠學生達927位。
二、善盡社會責任
本校肩負傳承傳統戲曲的責任,積極推動全民美感教育,並將日常學習成果與社會大眾分享,旨在豐富民眾的藝術內涵,促進社會文明的提升與國家文化的發展。以下為具體做法:
1. 湖光山色藝術季:本校規劃精采好戲演出,專任教師和業師,如:廖瓊枝、曹復永、王金櫻等知名業師全力指導學生,從實務學習中帶動課程進行,實踐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教育精神。113年「湖光山色藝術季」推出5齣好戲,演出7場次,如:《梨園妙韻奏輝煌》、《青白蛇·緣》、《劃·時代》《明妃》等,展現本校教學的硬底子功夫與表演美學。秉持以教育、文化、數位、區域、觀光之多元發展為主軸,113年推出創意新穎、首度由六系學生聯演的旗艦製作《森林七矮人》,不僅讓觀眾體驗京劇、歌仔戲及客家戲演員國語、台語及客語切換飆戲,加上馬戲特技與矮子功,並應用AI技術增加視覺效果,精彩的演出讓現場氣氛歡樂十足。
2. 扶老攜幼計畫:落實以藝術滋養弱勢者、長者和幼者之心靈。
(1) 攜幼計畫:師生至國中小社團課程推廣表演藝術社團,服務於文山區及內湖區之國民中小學,113年參與人數達300人,傳統藝術深耕,自幼開始。認識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表演藝術,培育文化素養,達成本校推廣文化藝術的使命。
(2) 扶老計畫: 本計畫結合服務學習課程,以表演藝術為社區提供服務,落實社會關懷。辦理海洋教育永續計畫,淨灘及社區服務,至文山特教學辦理望年會活動。藉由活動激發學生熱心助人、自我反思的作為,將自身所學透過本計畫的實施,培養自我成為有社會責任的公民,113年共計參加1500人次。
3. 全民美育共享:為達到全民美育共享,綜藝團與舞蹈名師藍波老師攜手合作,推出了跨界作品《人身 人聲 人生》,結合流行音樂與特技表演,掀起了熱烈回響,共計3場演出觀賞人次達3000人進場。
三、產學鏈結
本校培育專業表演藝術人才,與當代知名劇團、場館及表演藝術產業連結緊密,行之有年,策略如下:
(一)強化產學實務合作:為使學生能與業界接軌,與在地歌仔戲團緊密結合,並和趨勢文教基金會合作,讓師生能在文化舞台上演出,增加實際演出實力,以當前產業需求及發展實況為基礎,並培養在地人才,113年共計109件產學合作產值約1,178萬1,834元。
(二)專業跨領與展演製作:113年推出《森林七矮人》京歌客不同語言尬系,運用AI科技生成影像,使得演戲更生動活潑。
(三)國際文化藝術產業鏈結:113年度本校學生11位致法國第八藝術大學為期15天之交流。6月法國、印尼老師、比利時老師開設身體工作坊,帶來新的火花,此外113年補助學生前往美國,澳門,荷蘭,義大利,韓國,法國,柬埔寨及馬來西亞等國77人次,補助機票達133萬元。且本校與凌華教育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劇藝無限文化交流計畫,到德國前往交流演出,傳達「文化交流無國界,中西藝術融合無框架,戲曲青年淺職無限量」之精神。
四、 提升高教公共性
1. 每年擴大舉辦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113年度邀請法國、新加坡、印尼及國內知名學者進行研討,有效提升本校在國際戲曲藝術學術地位和能見度。
2. 協助經濟不利文化學生113年度共計補助178人次學生,總補助金額達56萬7,170元,使學生能專心學習。
3. 辦理健康法治講座及課程,融入性別平等、健康議題、統合能力等,培養全能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