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載入中...
校第一階段高教深耕計畫,結合校務發展計畫,以優質化、特色化與永續化發展為目標,從教師社群的增能,跨域課程與教學模式的創新精進,推動實務導向教學鏈結產學、地方創生與學校特色之人才培育。113年度推動之成果與亮點成效概述如下:
一、「教學創新精進」執行成果及亮點:
(一)學生專業實務技術能力推動成效:
1.本校107-113年度,連續7年(屠○浩、童○郡、藍○顯、葉○麟、范○恩、林○笙、李○平同學)皆榮獲教育部「技職之光證照達人」榮耀,彰顯本校專業技能教學成效。
2.113年開設乙級CNC銑床、乙級室內配線、乙級數位電子、乙級汽車修護、乙級電腦軟體應用、乙級電腦硬體裝修等多項專業證照術科輔導班,累積輔導學生取得97張乙級專業證照。
3.本校積極輔導學生參與各項競賽:「2024高雄易牙美食節-第27屆全國美食文化大展」榮獲3金3銅;「2024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榮獲2金(全場最高分) ;「2024 RUW亞盟第九屆世界盃美學廚藝烘焙創作競賽」榮獲13金3銀2銅;「2024台北TIC國際廚藝挑戰賽」榮獲2銅牌;「2024智慧自走車暨機器人創意競賽」榮獲2組第1名、1組第2名、3組第3名、4組佳作;「113年流通商務-全國AI短影音競賽」榮獲第3名及佳作。透過參與各項競賽活動的過程,不僅增加學生專業實務能力,亦提高學生學習自信,113年累計獲獎共117人次。
4.為提升學生就業率,建立其職能觀念與認知,辦理「職能診斷系列講座」,並進行Ucan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之共通職能診斷,測驗後分析解說診斷結果,藉由專業講師協助學生了解及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特色,開發個人職涯方向,113年共辦理5場,共167人次參與。
5.為顧及學生個別學習上的差異,提昇教學效益,積極輔導學習困擾、學習成就落後學生,113年度共開設學習落後課業輔導班37班,輔導學生365人次,輔導前不及格學生數為153人,佔41.9%。經輔導結束後的成績統計334人及格,及格率為91.5%。
(二)教師實務經驗提升成效
1.113年持續精進本校8項教師社群:智慧碳淨零人才培訓社群、教學創新跨領域社群、先進車輛社群、永續觀光發展社群、自動載具應用於倉儲系統設計與研究跨領域社群、AIOT智慧物聯網社群跨領域社群、逆轉食光-高齡服務之創新教學社群、高齡服務專業社群,藉由教師互動交流、合作共學,進而促進教學反思與創新,應用於課程教學中,達成教學創新性並促進學習成效,共27場次,參與教師達276人次。
2.113年辦理各類教師講座、研習、工作坊:「生成式AI於教學領域的運用與實作研習」、「教學實踐研究及方法研習與成果交流會」、「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與執行經驗分享工作坊」、「雲端即時互動系統Zuvio線上課程經營工作坊」、「CDIO教學模式之推動與教學融入講座」等教師活動共5場次,藉以提升教師多元創新教學技能及教材製作能力,參與教師共計163人次。
(三)教師推動創新教學成效之提升成效
1.強化教學支持系統:本校鼓勵教師進行多元化創新課程教學,導入主題式互動教學法Zuvio之雲端即時反饋IRS系統,採用即時雲端互動系統與學生互動、授課,提升教師多元創新教學技能,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及學習成效,113年持續藉由Zuvio系統應用21門課程,修課人次達833人次。
2.113年採創新教學模式授課之教師62人次,修讀學生達2,059人次。
(四)學生跨域學習能力提升成效、資訊科技能力推動成效
1.辦理各類講座、研習、業師協同及參訪活動:產業專家專題演講、禮賓人員服務體驗活動、液壓伺服控制系統實務、食品安全暨交叉污染防治創課研習、服務行銷-業師協同、連鎖與加盟管理-業師協同、創業與財務規劃-業師協同、多媒體動畫展演實務暨紹台攝影展、生命教育之校外教學體驗、生態永續走讀、等活動,透過正式與非正式課程,輔導、鼓勵學生發揮自身優勢與潛能,共計11場次、318人次參與。
2.開設各類微學分課程、深碗課程:餐飲管理概論、電動車與複合動力車原理、休閒產業程式規劃與運算思維、臨床日語等4門課程,151位學生參與。
(五)學生中文閱讀寫作能力
1.透過CWT中文檢測系統,實施中文閱讀寫作能力檢測(前後測),113年參與學生之能力提升(成績進步)為84.6%。
2.辦理中文寫作競賽,藉由中文相關課程輔導教學,藉以強化學生中文之敘事力、書寫力、邏輯思考與基礎寫作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與表達書寫能力,共114位學生參與。
(六)學生英語能力提升成效
1.實施大一新生英語分級教學,中級A、基礎B:各2班,共4班,增進英語口語溝能力及跨文化溝通技巧,並提高學生自信心。
2.為提升學生英文詞彙量與學習興趣,並在數位學習趨勢下善用線上平台資源,舉辦「學生線上英文單字闖關比賽」6場次,共200位學生參與。
(七) 優化師資質量及改善生師比推動成效
1.113年持續推動教師赴企業深耕、產學合作,占所有任教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數比率由32%提高至47%。
2.為強化師資結構、改善教學品質,辦理「教師多元升等經驗分享會」、「編纂教材與製作教具成果發表暨審查分享會」、「提升師資獎補助-推動實務教學優良成果分享會」等活動,精進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能量,共4場次,216人次參與。
二、「善盡社會責任」執行成果及亮點:
(一)連續4年辦理「全國銀髮養生廚藝大賽」運用當季食材結合市場產品,並協助宣導銀髮及養生產品「自然、原味」的健康價值,推動「健康自然」幸福新概念,落實產學、回饋社會大眾,共計250人參加。
(二)鏈結休閒觀光產業資源,已於113年辦理多場社區鏈結與地方創生相關活動與座談會,包括「綠色旅遊之永續觀光發展諮詢座談會」、「以南投縣鳥嘴潭人工湖為中心沿烏溪流域廊帶地方創生座談」、「綠色飲食與全穀養生工作坊」等。除完成中原社區、北勢社區、南埔社區、經濟部水利署鳥嘴潭人工湖管理中心、中原國小等USR合作夥伴MOU合作備忘錄簽訂之外,並推動南投地方創生。
(三)培育學生對「永續觀光」、「食農教育」、「產業文化」之認知,帶領學生走入場域,了解九九峰藝術大道、草屯特有農產品紅薏仁及南投陶產業文化,並走訪鳥嘴潭水庫周邊,探索休閒、旅遊資源,強化休閒與餐飲專業實務能力,共計67人參加。
三、「產學合作連結」執行成果及亮點:
(一)本校結合產學合作的能力,由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專利研發,鼓勵師生透過實作將創意構想實體化並製作成商品化原型,113年輔導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產品原型商品化為4件。
(二)113年參與「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榮獲2銅佳績,共25位師生參加。
(三)113年學校承接4件30萬元以上產學計畫案;113年學校教師專利作品申請件數達41件、技術轉移1件。
(四)113年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數為6位。
(五)113年與企業共同規劃課程開設產學合作專班9班,學生共293人。
四、「提升高教公共性」執行成果及亮點:
(一)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獲得輔導或協助之提升成效
1.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獲得學習輔導,完善就學協助機制,113年受益學生比率達31.18%。
2.113年度學生成立自主學習社群11個,社群為各學制學生參與,透過不同學制、系科、年齡層組成之社群,讓學生能融入多元意見。
(二)輔導原民生及推動全民原教成效
1.113年召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校外諮詢委員會議」及「校內輔導共識會議」各1場次。
2.113年共辦理全民原教相關活動10場次,共225人次參與。
(三)校務研究(IR)落實情形
1.113年於教學創新精進面向已完成「UCAN共通職能分析BI頁面」;於善盡社會責任面向已完成「USR計畫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分析」;於產學合作連結面向已完成「南投縣產業人才需求調查」;於提升高教公共性面向已完成「經文不利生學習成效及畢業生流向調查分析報告」。
2.完成多項校務研究分析成果:休退學原因分析、招生選才分析、學生學習成效分析、畢業生流向就業與薪資分析、校務發展策略成效評比等。
3.學生校務參與情形:113年學生代表參加校級會議比率為3.97%。
4.提升校務資訊公開,透明辦學資源,確保師生權益,113年校務資訊公開項目數維持55項。(校務資訊公開連結網址:http://sdssys.nkut.edu.tw/financ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