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訂定「協助中小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管理與服務」做為本校發展方針,中長程校務發展架構分別以活力化、優質化、傑出化及特色化做為階段性的辦學政策,並以發展「健康、綠能、智動化」為核心特色,結合中小企業營運發展資源,帶動地域性中小企業之發展,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更以貼近產業的具體作法,厚植學生就業競爭力。
一、強化產學連結,厚植學生實作力與教師實務能量
本校整合各學院與研究單位資源,建構以「健康、綠能、智動化」為核心的產學合作總體策略,針對水五金、織襪、雨傘、紡織、酒莊與稻米等地方特色產業,規劃長期合作藍圖,設立專責窗口並推動跨單位產業聚落合作,強化產學夥伴關係與協同創新機制。
二、建構深耕在地的產學合作機制
本校強化研發導向的產學合作機制,積極盤點校內技術能量與師資資源,搭配外部專案計畫,組成多元技術輔導團隊,協助產業聚焦於智慧化、生產優化、產品創新等領域。並設置技術媒合平台與原型試作空間,鼓勵師生投入研發應用,進行技術轉移與實作驗證,協助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三、落實課程連結在地,培養學生跨域實作與在地關懷力
本校以「在地連結」為課程設計核心,鼓勵各系所將地方產業與文化資源納入課程主軸,融入問題導向學習、服務學習及跨領域專題製作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地方議題中尋找創新解方,強化社會參與與產業敏感度。同時發展「課程即場域」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在真實脈絡中學以致用。
四、提升教師教學職能,深化實務導向教學內容
為鼓勵教師深耕實務教學與研究,校方建置教學實務支持制度,包括:提供產業見習、業界研習、產學計畫參與等機會,並結合教學卓越計畫設立教師實務成長社群,促進經驗交流與資源共享。同時強化教師與企業合作之動能,協助其發掘研究題目、媒合產業資源,逐步建立教師教學、研究與實務並行的專業發展模式。
五、推動校外實習制度化,強化學生職場接軌與實作能力
本校依據《建國科技大學校外實習實施辦法》,明訂實習對象、機構遴選、機會安排、職前訓練、實習輔導與成績評核等作業流程,建立完善制度與品質機制,保障學生實習品質與學習成果。
本校各系已開設「校外實習課程」,並依產業趨勢調整教學方向,導入「產業共構」、「協同教學」與「職能導向」等策略,強化學生實務能力與就業競爭力。
本校於112學年度推動國內外實習成效顯著,國內實習部分共計達306人次,其中包括暑期實習62人次、112-1學期全學期實習101人次,以及112-2學期全學期實習143人次。海外實習方面共有33位學生前往日本實習,藉此拓展國際視野並累積跨文化實務經驗,展現本校積極推動國際化實習的成果。
學生校外實習結束後,若實習表現良好,則由實習單位留任,成為該公司的正
式員工,此即「實習取代試用」,112 學年度學年實習後留任學生82 人。
六、積極推動國際化與在地社會責任
國際化成果:本校積極配合政府新南向教育政策,招收新南向地區青年就讀產學專班及國際專修部華語先修班,112學年度共招收僑外新生165人。學生赴海外實習與交換機會增加,112學年度有33位學生赴日本實習,10位學生赴日本姊妹校交換。
七、各學院落實產學合作與在地實踐行動概述
工程學院:
1.實務實習課程邀請業師授課,並請廠商提供學生大四下至產業全學期實習機會,畢業就業接軌,減少畢業生進入社會後之學用落差。
2.強化師生與在地之鏈結,配匈校外實習與全學期實習之推動,媒合本地之產業,讓學生有實務工作之學習機會,學生表現良好,畢業後也能繼續留在原公司服務成為正式員工。
3.協助進修部學生謀求全職工作,穩定其經濟收入,達到安心就學之目的,將專業所學落實於在地企業或社區。
4.鼓勵老師盡量承接研究與與產學案,讓學生能學用匈一從計畫助理工作中體驗到活用知識之技能。
5.強化與中部在地產業合作,籌設次領域專業學程、辦理產學攜手專班、產學訓專班以及產學專班或產碩專班,共同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設計暨管理學院:
1.實務實習課程邀請業師授課,並請廠商提供學生大四至產業全學期或全學年實習機會,完成就業接軌。
2.實習場域規劃需與專業相符,滿足實習取代試用政策。
3.協助進修部學生媒合適當全職工作,達到安心就學之目的。
4.鼓勵老師承接產學合作案,並讓學生擔任能計畫助理,學用合一從中
體驗活用知識之技能
5.鼓勵老師與學生組團深入社區與地方產業,達成社區改造與設計創新之目標。
生活科技學院
1.強化師生與在地之情感鏈結,協助在地城鄉健康樂活新生活。
2.實務實習課程邀請業師授課,減少學用落差。
3.將專業所學落實在地企業或社區,進行服務學習活動,達到做中學的目的。學生更可從服務過程中,了解社會的多元面向。
4.協助畢業生謀求全職工作,穩定其經濟收入,達到安心就學之目的。
5.幫助在地企業或社區解決問題及困難。由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研究與產學案,達學用合一。
八、擴充設施與設備資源,對應本校特色發展方向
為配合本校「健康、綠能、智動化」三大核心特色領域之發展,持續強化教學、研究與服務能量,針對設施設備資源進行系統性規劃與擴充,具體措施如下:
1.聚焦特色主軸,優先添購相關設備儀器
各學院、系所及研究中心應依據本校核心發展方向,優先規劃與健康、綠能、智動化相關之設備添購項目,以強化本校在各專業領域之教學與研發能量。
2.強化審查機制,落實資源聚焦原則
院級單位應審慎審查所屬單位所提之設備需求清單,確保申購項目具前瞻性與實用性,並與本校特色發展方向一致,逐步達成資源配置集中、效益最大化之目標。
3.支持行政推動,完善配套資源建置
為支援學生事務處、環境安全衛生室等單位於特色發展面向之推動,亦同步規劃相關設備之增購與改善,提升整體行政支持效能與校園安全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