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113年度延續並深化了「教學創新精進」的核心精神,不僅擴展跨域課程與自主學習,更強化了境外生的學習與生活輔導,讓國際生能更快融入校園環境。特別是在國際移動力方面,113年度的海外交流學生人數由前一年度的75人倍增至161人,展現學校持續推動國際化的能量與成果。
l 在「善盡社會責任」領域,弘光科大繼續由弘愛志工團隊引領,推動「社會實踐、地方創生、文化傳承」三大平臺,並結合外部資源,深化社區活化與世代交流。這些努力不僅展現學校對地方的長期承諾,也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體現大學的社會責任。
l 在「產學合作連結」方面,113年度成果尤為突出。學校成立「產學鏈結中心」及多個特色研究中心,其中「淨零碳排暨綠色製造技術研發中心」更是引領產業邁向永續的重要平台。透過該中心,學校積極推動碳盤查人才的培育,協助產業邁向淨零目標。113年度已成功簽訂15件產學計畫,總金額逾472萬元,展現學校產學合作能量的大幅提升。雖然技術移轉指標未能完全達成,主要因為投入逐步轉向產學合作案,但後續將透過補助教師產業探勘,進一步強化技轉的綜效。
l 在「提升高教公共性」方面,弘光科大持續提供安心就學的多元措施,三學年合計補助達3,900人次,助學金與獎勵金發揮了關鍵作用。特教生就業率達46.8%,原民生退學率維持在9.25%以下,顯示學校在教育公平與支持弱勢學生上已見具體成效。此外,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務決策,提升透明化與回饋應用,進一步增強校園公共性的實踐。
l 113年度的亮點主要展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國際交流規模倍增,顯著提升學生國際視野;二是產學合作能量升級,15件合作案總額逾472萬元,尤其在淨零碳排與綠色製造技術的研發上展現關鍵突破;三是教育公共性持續深化,不僅提供經濟支持,更透過校務透明與技能輔導,全面提升辦學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