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107-113年連續七年獲高教深耕經費近13.3億亮眼成績,每位學生平均受益經費為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同時與美國康乃爾大學合作,引進美國最新微電網模擬、分析與預測技術,並於兩校聯合成立「智慧電網模擬與分析聯合實驗室」,進行電力削峰填谷、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等技術服務,攜手15家企業簽訂 「智慧能源魔法學院暨儲能人才培育計畫」透過一系列課程規劃提供能源業者相關組裝、驗證,實現能源有效管理和節能減碳等,此例更獲113年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委員精準訪視之優良實務。本校亦與勞動部雲嘉南分署成立嘉南地區唯一太陽光電設置乙級技術士術科檢定考場,辦理太陽光電技術技優人才培育專班,獲得補助總經費超過800萬元,培育319位學生取得太陽能光電設置乙級技術士證照。112級畢業生丁建朝以「太陽能電池單二極體/雙二極體發電物理模型製作」經過嚴格遴選,榮獲獲獎率僅5.7%的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
「電動車晶片模組暨充電椿研發製造人才培育基地」,與超過40家龍頭企業共同組成「電動車產業聯盟」,深化跨界技術交流與資源共享
教育部以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人才為主軸,協助大專校院設立20座「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促成大專校院與產業聚落合作培育專業技術人才,電動車已經成為全球重要新興創新科技,資訊科技產業對於電動車與充電技術的發展也同樣保持高度的興趣,本校以「電動車晶片模組應用暨充電樁研發製造基地」獲113-114年補助9,000萬元打造以業界產線實際作業環境為模組之學習環境,宣明智董事長鏈結公信電子(8119)及飛宏集團(2457) 旗下馳諾瓦科技於本校建置「電動車產業技術南部研發中心」,並已經共育6位碩士畢業生(薪資6萬以上)及4位學士(薪資4.5萬)獲聘投入研發技術工作。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為趨勢,配合政府推動ESG碳盤查,協助企業盤點整廠之碳排,本校將「淨零碳排」從口號變為實際行動。112-113年已培育30位師生具備ISO-14064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主導查證員、11位具ISO-14067碳足跡標準主導查證員及3位具有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證照,並組成「企業ESG輔導服務小組」,從低碳管理到減碳輔導,協助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同時112-113年獲經濟部產業發署點碳成金淨零計畫、產業低碳化輔導計畫、資策會電資相關製造業轉型輔導診斷服務等計畫補助逾1,200萬元。已輔導包括公信電子、志鋼金屬等逾百家廠商,完成碳盤查38件、低碳化35件與智慧化75件,共計148件產學合作案,此例亦獲精準訪視委員之優良實務。為建構跨域學習環境,培養學生關鍵基礎與多元能力,本校共計建置16間「類產線環境場域」作為學生類產線實作基地。與「上銀科技」共同掛牌全台唯一「機器手臂維修訓練中心」、群創光電於本校成立「先進封裝COG實驗室」啟用培育技優生,112年更與Gogoro全台首創與大專院校共同簽署「產業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合作」,提供學生更豐沛的智慧電動機車學習資源。113年台積電捐贈本校上百萬機台並合作半導體設備人才培育課程模組,且獲選15位全年MAE實習生合作計畫,為半導體持續耕耘人才的挹注與培育。1111人力銀行發布2023年企業雇主最愛大學及薪資所得評比,本校獲雲嘉南地區私立科技院校排行第一。
推動資訊數位化輔助學生學習成效,本校已投入軟硬體資源達上億元,建置6間全校型智慧PBL、56間智能影音自主學習教室,提升教師數位化遠距教學能量,連續17年榮獲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課程認證數量達66件,持續蟬聯全國技專校院第一。
本校計畫推動以「創新博雅精進教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深耕產學鏈結特色」及「提升高教公共量能」等四個分項計畫16個子計畫持續第二期的計畫執行,配合政府創新產業發展政策及各項前瞻計畫所需人才,及因應國內外新產業與新技術之發展,以〈技職教育再造計畫〉為基礎,與產業共構實務導向課程及資源共享機制,修正精準訪視委員建議,以及高教計畫調查報告,針對專業實務能力深化與產學合作創新發展兩大方向,賡續培養具有跨領域、符應國際產業發展脈絡的技職人才。
本校已8度榮獲教育部「技職之光」,獲得競賽卓越獎、技職傑出獎與證照達人,足見本校訓練業界人才為台灣相關產業貢獻培育力量。113年台積電捐贈本校上百萬機台並合作半導體設備人才培育課程模組,且獲選15位全年MAE實習生合作計畫,為半導體持續耕耘人才的挹注與培育。
本校與韓國映像大學合作,共同申請「韓國世宗語言學堂」,成為全球新設34處據點之一,也是臺灣唯一通過申請的大學,在「2023年世宗學堂營運評價」中,台南世宗學堂被評選為全球最優秀學堂,不僅是台灣首次獲選,更成為全台唯一入榜之學堂。為此,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韓國世宗學堂財團於首爾新羅酒店舉辦的「2024年世界韓語教育者大會」上,進行了2023年全球最優秀學堂的授獎表揚儀式,給予實質鼓勵。
另外,本校磨課師線上課程「背包客日語」,獲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特優課程獎外,企管系楊泰和老師以數位影音課程「企業倫理專題」,在「2024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OCW組」中榮獲優選,更是全國唯二在該項目獲獎的私立科大。
三度蟬聯遠見USR「生態共好組」楷模獎,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左)頒獎予李天祥校長(右)
本校除教學、產學卓越外,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更一馬當先,由師生共同深耕社會責任、實踐SDGs目標,整合跨領域學術量能,促進社會共榮發展,驅動美好未來,於2022年「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榮獲南部科大第一、2023年榮獲第16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之「循環經濟領袖獎」、連續三年2022~2024榮獲第三至五屆《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生態共好組楷模獎,2024年更獲「TCSA台灣永續大學獎」,顯示本校於大學治理、社會參與、教學承諾、環境永續之大學社會責任四大面向,都能兼顧不同「利害關係人」。世界綠色大學 (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公布2022年排名,共有80個國家、1,050所大學參加,台灣共計有30所學校入榜。本校首度參與競賽便入榜,獲得全球第406名,為全球總排名前38%,更是中部以南唯一私立科大進入排名。